《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人教网

摘 要:史地综合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借鉴美国社会科课程编制的经验,在对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内容进行设计和教学时,应特别关注五个地理要素,即定位、地方、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运动、地区。

关键词: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史地综合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应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因而如何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就成为课程和教学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史地综合学习的理由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其理由在于:

1.体现了史地两门学科领域的密切关系

我国自古就有“史地是一家”一说。对于历史与地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学者对此不乏精辟的论述。例如, 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人地关系的探讨,他的一句治学名言, 即“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地理与历史, 最有紧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最当留意也”、“历史者, 因空际时际之关系而发生意义者也”、“史迹为之物, 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 然后有评价之可言”[1];当代美籍华裔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地理环境不仅能决定古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后期文明的发展”[2];伟大领袖毛泽东也认为:“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及百科, 莫不根此”[3]。外国学者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也很多。例如,康德认为:“地理乃历史之基础”、“地理是静止的历史, 历史是变动的地理”;洛克指出:“地理与历史之关系,一如肉体之精神”;[4]哲学大师黑格尔也有许多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在其《历史哲学》曾指出:“地理基础就是推动民族精神产生的自然联系”。[5]以上这些有关论述说明,史地两门学科领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的,加强《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史地知识的综合学习,是由这两门学科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

2.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载体,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与舞台。正是由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制约, 人类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出了一幕幕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异彩纷呈、有声有色的活剧。[6]以原始社会而论, 没有东非大裂谷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生物进化史上就不会产生“人猿相揖别”这一质的飞跃;没有自然界的压力,就不会导致社会的形成和生产力的进步。以奴隶社会而论, 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兴盛均具有特定的地理条件, 即位于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和大河中下游地区,而某些古典文明的衰落也与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异息息相关。以封建社会而论,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侵,气候变迁则是其天然动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相联;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也与其周边独特的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资本主义社会而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在地中海沿岸萌芽, 继而在西欧临海国家或地区开花结果, 显然与这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公元15 17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则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就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澳大利亚之所以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日本之所以成为外向型经济强国, 我国之所以出现东西部差异、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达的规律等, 都离不开特定地理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当今社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们在对历史上人地关系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得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

3.体现了综合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理念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综合课程,要充分体现综合课程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就不能将原来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内容简单地拼合在一起。综合课程所追求的是一种整合、集成的学习效果,正如有学者描述的,“课程统整就像计算机的IC(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将个别独立存在的电子组件结合起来,成为功能强大的处理器。课程统整也像人体的组织结构,将各种器官系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思考与行动的人。”[7]加强史地知识的综合,就是旨在为学生展示一副完整的世界图景,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认知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史地内容的综合策略

历史与地理是人们进行思维的时空维度,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地理从空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那么,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与地理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社会科发展历史较早的美国的经验。在社会科课程设计过程中,美国的学者认为,要在历史内容中整合地理,应特别关注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指南》中提出的五个地理要素:

定位(location):在地表所处的位置。

区域(place):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区域内的关系。

运动(movement):区域间的关系

地区(region):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8]

具体到历史内容的学习中,“定位”是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区域”可以让学生知晓形成史实发生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人地关系”让学生知道历史上某一区域内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运动”让学生知道历史上的各区域间的人口、物种和信息的流动情况;“地区”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主要地区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历史过程。

下面本文就以七、八年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来说明在设计历史学习内容时应如何体现这些地理要素,如下表:

主题

地理要素

学习内容

四大文明古国

区域

描述尼罗河泛滥对埃及农业文明的影响。

描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对文明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

区域

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对商业文明产生的影响。

丝绸之路

区域

从我国西部的地理环境分析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性。

京杭大运河

定位

分析杭州城市地位提升的原因

秦长城

定位

秦长城是当时中国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大致分界线

新航路的开辟

地区

世界走向一体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地区

美国疆域变迁

工业革命

定位

英国的地理位置对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区域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选择的地理因素

红军长征

区域

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红军长征的路线

三大战役

定位

三大战役爆发的区域及其进程

北约和华约

地区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分布

殖民体系的瓦解

定位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及其意义

抗美援朝

定位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地缘政治原因

大跃进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大跃进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

定位

深圳和浦东的发展

一国两制

地区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地区

苏联解体和北约东扩

三、史地综合的教学策略

要使学生获得史地内容综合的学习经验,除了对内容进行综合外,教师还应该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上述地理学的思想,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塔巴指出的,“只有当内容和过程都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时,才谈得上有效学习。”[9]据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空间位置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空间位置指地表上某一事物与其外在客观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具体到历史内容的教学中,是指一切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空间位置。确定空间位置,对于学生理解这些事件和现象有时是至关重要的。以“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学习内容为例,讲“大运河的开凿”一般都要提及运河的南端城市——杭州。杭州之所以在隋唐以后在国内的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就是因为其地处运河南端,并与钱塘江交汇,是江南财富的集散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最终超过了传统的地区中心——绍兴,一跃成为“东南第一州”。可见,学会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史实,是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重要技能。

2.关注史实所发生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例如,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除了历史的因素,如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贸易需求等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地理的因素,如新航路开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的贸易枢纽,而英国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此其一。其二,英国森林资源较少,而煤炭资源丰富,英国就凭借这一自然条件,很早就成为欧洲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从而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源。因此,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介绍,既要考虑其历史的因素,也要考虑其地理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3.关注历史上各区域内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文明区域,都诞生在地球上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大河流域,而后来人们对这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又常常是导致某些文明湮灭的主要原因。以黄河文明的兴衰为例。从气候及地理方面的原因看,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比现在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还有,黄河中下游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易于开垦。因此,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为了缓解人口扩张的压力,必须扩大耕地面积,而毁林开荒也就成为经常性的做法。另外,传统建筑和燃料等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这样,就导致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达4000年多年之久的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损耗,森林资源的丧失,造成水土流失的加重,农业生态受到破坏,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大,强度增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再加上气候变化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最终使黄河文明走向衰落。由此可见,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是理解黄河文明兴衰的主要途径。

4.关注历史上不同区域间的人口、商品和信息的流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时间上的传承,也包括空间上的传播扩散。而正是这种各文明区域之间的人员、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才是人类社会从原始、分散和隔绝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渡”,不仅为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人手,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商业通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中国的丝绸、造纸术、火药、瓷器等发明创造从此传到欧洲,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也是由此传入中国的;新航路的开辟,更是促进了不同文明区域间的对话和交流,世界从此走向一体。学生了解历史上不同文明区域间的人口、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情况,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

5.关注历史上一些重要地区的形成与变迁。例如,“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是课程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中国历代疆域图要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也随着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变化。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可见,关注历史上一些重要区域的形成与变迁的轨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认识现实。

总之,史地综合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特别是在实践层面,史地综合的实践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史地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构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社会科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增强《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第45页。

[2]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

[3]姜良春:《毛泽东的地理思想与实践》,《地理知识》1991年第10期。

[4]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饮冰室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第108页。

[5]黑格尔:《历史哲学——人类对私利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6 ]曹诗图:《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年第11期。

[7]游家政:课程创新,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台湾地区),2002年,第173页。

[8]PatrickJohn J.Geography in HistoryA Necessary Connect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ERIC digest.Bloomington INERIC Clearinghouse for 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1993.

[9] []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三版),柯森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6页。

载自《教学月刊》20112

点击下载:

相关推荐
返回

所属企业信息查询邮箱:peppublic@pep.com.cn

版权所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联系我们   |   010-58758866   400-810-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