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网

一、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主题中提出以下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地我国环境现状。学会根据具体事例、数据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学会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新闻,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炼有效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多个角度观察社会、思考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危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危害。

2.难点: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环境,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2.采用情境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角度感受环境对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性。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类有关环境问题图片、视频、政府对治理环境的对策。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当地治理环境的具体举措。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呈现一组漫画

(包括雾霾、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

1)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往往具有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请大家猜猜我出示的漫画反映了哪些现象吗?

2)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见到过这些现象吗?

生:沙城暴、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雾霾、水污染。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漫画导入,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新课教学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国的环境问题。

1)请给这些图片分类,哪些属于生态环境问题,哪些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2)你还知道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

生:对图片进行分类,观察生活现象,了解我国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生态平衡失调和环境污染。

 

感性认识环境问题。

 

新课教学

 

2.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认识土地荒漠化。

1)感受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与痛。

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2014年,我踏上了这片土地。

呈现呼伦贝尔草原的图片:美丽的根河湿地。

看见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何感想?

带领学生齐背《敕勒川》

可是,一路行来,我看到更多的景色是绿油油的草地上不规则地露出黄沙带。呈现一组荒漠化的草原图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合作探究:呼伦贝尔怎么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06──107,从呼伦贝尔草原的自然条件,荒漠化原因,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3)怎么拯救呼伦贝尔草原。指导学生对应造成荒漠化的因素,阅读p1088-36及文字,总结对策。

 

生:感受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与痛。

 

 

 

 

 

 

 

 

 

 

生:小组合作探究,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

 

 

生:思考因地制宜,解决荒漠化的扩大。

 

通过图片的强烈对比,对学生产生心理冲击,并激发他们去探究问题的根源,思考解决的方案。

新课教学

 

3.以黄河流域为例,了解环境污染

1)播放视频《黄河污染哪里来?》

问:视频中最令你震惊的是什么?

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黄河流域存在哪些环境污染?

问:这些污染是怎样造成的?

2)阅读课文P108《新闻摘要》,思考这些报道反映的环境问题有什么样的后果?

3)播放视频《甘肃兰州大力治理污染,保障黄河水质》

问:请概述兰州通过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水质?

观看视频,谈感受。

 

 

 

阅读新闻摘要,思考危害。

通过视频,让学生在视频呈现的三幅图片中对环境污染有感性认识,触动他们心灵,激发保护环境意识。

新课教学

 

浙江因水而名,而网络上一则新闻却让我们看到了水乡的水现象。

示图与材料《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

材料12013年,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在微博上爆料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仙降街道一河流工业污染严重,如果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他就拿出20万。

问:这则新闻反映了温州存在什么现象?人们对此是怎样的态度?

问:在你的身边,你有遇到这样的脏臭河吗?

为了治理水环境,浙江省委开展五水共治活动,从实际出发治理水环境。

材料2:浙江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杭州掀起“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嘉兴市设立媒体“曝光台”;温州市建立“河道警长制”,打击水环境污染犯罪;台州着 力解决养殖污染,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问:看看,浙江省从哪些方面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讨论身边现象,思考我们可以为治理身边的水环境做哪些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

经过各方努力,仅仅温州,2014年在五水共治方面就取得了以下成就

材料3五水共治行动让温州重塑和谐水环境的步伐又有了飞跃。仅2014年,全市治水投资248亿元、全社会治水捐资6.3亿元;整治黑臭河530公里;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3座;建成滨水公园178……

问:我们青少年可以为五水共治奉献哪些力量?

学生畅所欲言,从生活细节着手,将思想的认识落实到实践行动中。

这是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探究课的特点,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2)本课以直面我国环境问题为主线,以漫画──旅游照片──新闻报道串联课堂,突出重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载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思考。

3)课堂结合地方特色,重组教材,增加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凸显了生活化的课堂特点。

2不足之处

在探究案例选择上:选择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和黄河为例,让南方、沿海的学生稍显陌生,和学生的认知还是有一点距离。如果对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选择海洋污染,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达到教学的目的。(这里推荐一个视频:污染,海洋之痛)

点击下载:

相关推荐
返回

所属企业信息查询邮箱:peppublic@pep.com.cn

版权所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联系我们   |   010-58758866   400-810-5788